熱門排行
推薦內容
阜南縣:“四治融合”開創基層平安建設新局面
日期:2022-10-25 來源:政治部 作者:未知 點擊:次
阜南縣苗集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主線,以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根本,不斷創新鄉村治理機制、提升基層治理水平、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設體系,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安全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。
一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,網格貫通全覆蓋。苗集鎮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效能,以規范化網格、精細化服務、創新化管理織密平安建設網。一是健全網格推進機制。成立鎮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,定期研究謀劃、安排部署平安建設工作,形成了一級抓一級、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。二是科學配置網格資源。全鎮設立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1處,建立基本網格12個,覆蓋全鎮156個自然莊,320個村民組,6.5萬余人。三是加強平臺規范建設。推動網格服務平臺規范化建設,達到職責制度、公示牌、網格示意圖“三上墻”目標要求,做到橫向到邊,縱向到底,使黨建引領精細化治理落到最小組織單元內。
二、以法治建設為綱領,依法治鎮守底線。苗集鎮始終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平安建設的行動指南,以法治精神、法治思維、法治方式不斷推動平安建設邁向新高度。一是領導帶頭學法。健全“一把手”負總責學法制度,把習近平法治思想、憲法法律、《民法典》《信訪工作條例》等納入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重點內容和干部學習必修課,推動黨政班子學法用法常態化制度化。二是加強全民普法。利用法治宣傳日、節假日等,廣泛開展宣傳,如開展“法治紅燈籠 照亮千萬家”法治專題講座,組織餐飲企業負責人集中學習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》。今年以來,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34次,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份,12個百姓評理說事點掛牌成立。三是助力百姓用法。苗集司法所發揮職能作用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60余次,聯系辦理服刑人員家屬遠程探視10余次,助力群眾形成“辦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靠法”的思維理念。
三、以自治建設為根基,共建共治促和諧。苗集鎮充分保障群眾知情權、參與權和決策權,切實增強村民自我約束和村級公共管理便民服務能力。一是“三務公開”更陽光。完善村級黨務、村務、財務“三公開”,讓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,形成了民事民議、民事民辦、民事民管的多層次民主協商格局。二是矛盾糾紛化解有力。著力構建有機銜接、協調聯動、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,運用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截至7月底,共登記接待信訪案件92件,已經化解88件,化解率達96%以上,真正實現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、矛盾不上交”。三是安全生產警鐘長鳴。截至目前,共成立消防安全檢查組43個,出動182人次,檢查場所289個,督促整改火災隱患136個,停產停業2家;道路運輸安全整治9處,校園安全排查整改13處;上半年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。
四、以德治建設為先導,引領向善新風尚。一是“村頭故事會”傳新風。以“喜迎二十大,建功新時代”等重大主題活動為主線,構建“1+N”基層理論宣講體系,組建“1+12+N”宣講隊伍,用通俗親切的語言動員群眾自覺打掃家庭衛生、積極參與村莊環境整治,參加健康的傳統民俗活動、娛樂活動,反對封建迷信,抵制“黃、賭、毒”等社會丑惡現象,營造健康文明的社會主義新風氣。二是樹立群眾“當家墻”。根據各村實際,經村民代表討論,各村制定“接地氣”的村規民約,把文明衛生、移風易俗、孝老愛親等納入約定事項,讓“百善孝為先、孝敬在平時、喪葬重節儉”的傳統美德深入人心,不斷提升村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務、自我監督水平。三是榜樣引領聚能量。通過常態化開展“苗集好人”“好媳婦”“美麗庭院”等評選活動,以點帶面,以面樹旗幟,引領群眾規范約束、互相監督自身行為,在全鎮形成崇尚淳樸民風、良好家風、文明鄉風的社會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