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排行
推薦內容
臨泉縣積極打造“5+”“心”模式 構建平安建設“心”局面
日期:2022-11-22 來源:政治部 作者:未知 點擊:次
近年來,臨泉縣堅持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與平安建設有機結合,突出共建共治共享,在發掘推廣單橋鎮“心理茶館”的基礎上,依托縣鄉村綜治中心、各級各類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、機關企事業單位,建立心理服務室3500余個,積極打造“5+”“心”模式,努力構建“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部門協同、屬地管理、社會參與、家庭盡責”的平安建設“心”局面,筑牢社會心理安全墻。
一是打造“心理服務+信訪”模式。信訪專項化解工作專班強化與信訪群眾的溝通交流,耐心傾聽群眾利益情感訴求,將其思想轉變到到“可談、可控、可穩”的軌道上來,及時介入開展情感紓解,糾正以往的不配合、不交談、免談判的行為,相關政策落實迅速跟進,最終達到信訪事項“事心雙解”。今年以來,全縣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5.1%;致省以上信訪件中,信訪部門群眾滿意率同比上升1.39個百分點,責任單位群眾滿意率同比上升1.08個百分點。
二是打造“心理服務+矛盾調處”模式。對全縣28個鄉鎮(街道)調委會、441個村(社區)調委會、2700多個調解小組,以及司法調解、行政調解、人民調解、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成員進行心理服務方面知識的集中培訓,進一步提升調解工作質效。395名法治村長、79名法律顧問在基層開展法治服務時,加強對矛盾雙方的心理疏導和法治教育,同時注重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關懷。今年以來,全縣累計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209件,化解2154件,化解率達97.5%。
三是打造“心理服務+未成年人刑事檢察”模式。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的保護救助,檢察、民政、團委、婦聯、教育等部門與社會力量聯動,在學校經常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、心理健康問卷測評等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輔導活動,同時引入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,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、心理疏導、復學就業等多元綜合救助。2021年,縣檢察院與縣心理協會進行長期合作,簽訂了《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規則(試行)》,在辦案過程中,如果未成年人需要進行心理援助,可以通知臨泉縣心理協會指派具有資質人員參與心理輔導。2020年以來,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被害人進行心理評測22次、心理疏導36次、親職教育99次、幫助教育115次,向3名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發放救助金7萬元。
四是打造“心理服務+反邪教”模式。聘請山西省專業教育轉化專家團隊開展多期法制教育學習班,12名有轉化任務的鄉鎮(街道)政法委員跟班學習。學習班通過開展團體心理輔導、個案專題輔導、主題心理輔導活動演練等方式,有效幫助邪教受害者擺脫精神控制,進班的24名學員全部寫出“三書”,指認教會、聚會點200余處,辨認受邪教裹挾群眾200余人,基本摸清我縣邪教組織結構。10月份以來,3個鄉鎮參照舉辦學習班,進班7名學員已有3名寫出“三書”。
五是打造“心理服務+特殊人群”模式。針對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,婦聯、教育、司法等部門聯動,單橋鎮“心理茶館”進行專業指導,積極招募志愿者,開通“966525”社會心理服務熱線接聽業務,為廣大婦女兒童及家庭開展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導、家庭教育咨詢等服務,幫助緩解疫情期間心理壓力,疏導不良情緒,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,促進家庭和諧、社會穩定。今年以來共接聽來電600多個,接聽總時長達240余小時。針對精神障礙輕癥患者群體,公安、衛健等部門和屬地政府聯動,上門做好心理疏導工作,讓患者樹立自信,指導患者及其家屬疫情期間做好個人防護。針對社區矯正和涉毒人員群體,司法所干警和包保干部落實常態化跟蹤走訪,交流談心,勉勵他們堅決遠離毒品、遠離毒圈,開展健康社交,用積極樂觀的心態,努力工作、幸福生活。
- 上一篇:阜南縣:“四治融合”開創基層平安建設新局面
下一篇:沒有了